最近小蘋果在家吃飯、穿衣、睡前都會哭一下,吃飯尤其難餵都會挑食吃不完,但老師卻說她在學校都很乖,吃飯都自己吃光不會挑食,且沒啥哭哭。結論就是我們被她吃死死了。
再這樣下去,我怕她這獨生女真的會變成嬌嬌女,以後在社會很難生存(想很遠),所以對她有些規範跟要求。歸納出些方向。
[給她自己來]
一兩歲的孩子,智力發展超越肢體能力,很多事情她都想的到怎麼做,但是就是做不完善,嘗試努力時被大人搶去做,就會感到被否定感,因此生氣甚或大哭。吃飯、穿鞋、刷牙我們盡量給她自己來。她的心情會比我們幫她時好很多,吃飯也吃的比較多。
[“不要”變成”是”]
一兩歲的孩子,開始有些自主能力,能挑戰大人的權威,會帶給她些成熟的滿足感,因此她最愛說”不要”(無限鬼打牆)。當她想要某件物品,卻又口嫌體正直的說說不要,我們真的把它收走,小蘋果又會崩潰大哭。
我們就會問: ”因為把XX收走妳很傷心,所以哭。但是是妳說不要所以我們才收走,妳如果要它就不能說不要,妳現在想要XX是不是?”
小蘋果:”是”(+點頭)
[“還要”變”拜託”]
獨生女,她要甚麼都會給她,比如說吃水果,她還要就會說:"還要!!",但是我覺得有點沒禮貌,就教她應該要說:”拜託”(+雙手合十拜拜姿)。
現在她說”還要!!!”
我就說:”那妳要說甚麼?”
她:”拜託” (+手勢)
後遺症是有時候希望她說”謝謝”,她聽到”那妳要說甚麼?”,她就會置入性:”拜託”(+手勢)
[哭哭變說的]
一兩歲的孩子,智力勝過語言能力,有時候想要甚麼協助,說不清楚,大人又猜錯,她就會心急的大哭。現在她用哭的我就說,:”妳用哭的我聽不懂,妳先停止哭泣,我才知道如何幫妳?”,當她比較和緩時,才問:”妳要XXX是不是?”,有時候沒哭但會有些不當行為,我會用說的:”妳這樣XX,媽媽不喜歡(或是會怎麼樣),以後不要XXX知不知道?”。她被我訓話大多會說:”知道”。只是有時候口氣較兇,她還是會哭哭,或找爸爸抱抱。哭的時候講道理沒用,一定要停哭時才訓話。
[睡前不要哭]
小蘋果睡前都會哭一下,行之有年。我太急於要改正。說:”我數到三,妳再哭我就要離開房間”。結果離開房間,她哭到都抽噎,無法停止,在房外超怕哭到斷氣,五分鐘受不了就進房查看。後面還是哭,我又說:”我數到三”,當數到二時,就看她很吃力的憋住不哭,好像讓她有陰影了,她就是怕一個人待在暗暗的房間。這次訓練,抱著哭到抽噎的她,我有點鼻酸,就因為她在學校不哭,在家會哭,被說:”我們被她吃死死”,我就急著要逼她在家裡都不哭,結果哭更慘。
後來就改睡前輕抱她,念三字經、阿彌陀佛或唱歌給她聽,等她迷濛時再放回床給她自行入睡。以前會陷入:"不能哄小孩睡覺"的迷思中,覺得哄睡是如此萬惡,會把自己跟小孩逼入一個絕境,所以都讓她哭到睡著。但是,孩子依賴著讓妳擁抱的日子有多少,睡前孩子在床上帶著笑容甜甜的喚妳加擁抱:”媽媽~”是多麼微妙的幸福,若我堅持訓練她自己睡一間房,那這些甜蜜我就無法擁有。優點是:她現在三字經已經會唸到跟我一樣的地方了(汗顏^^”),我要趕快背了,不然就會冷場。
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習相遠。
苟不教,性乃遷。教之道,貴以專。
昔孟母,擇鄰處,教五子,名俱揚。
結論:
有些常規要堅持,吃飯、刷牙、穿衣服。但也要根據她現在的身心狀況去調整,不能一昧強迫。給他自主跟決定權,鼓勵表達,會比較良善的溝通。